脆红李长势喜人,勤劳增添了古银海增收致富的肯干信心
立足已脱贫村区位、环境、实现收帮土质等特点,稳增因地制宜引导村民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,扶干是部助已脱贫村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。现实中,力谋来自雨城区大兴镇简坝村的新路古银海,正是勤劳由此在脱贫后实现稳步增收。
如今,肯干古银海在产业发展中仍有“瓶颈”存在;自己的实现收帮三个增收产业中,有两个存在“自身是稳增支柱,村上是扶干小众”的问题。
如何突破瓶颈?部助驻村工作队和古银海都使出了招数。
增收项目多
个个绿满枝
4月15日清晨,力谋春雨纷纷,古银海穿戴好雨靴和草帽,前往自家猕猴桃园完成授粉工作。
猕猴桃园内,根根枝条爬满藤架、洁白花朵迎风舞动。古银海有节奏地给猕猴桃进行着人工授粉,只是片刻,额头上已可见细密汗珠。
自2011年,积极响应村里号召种下4亩猕猴桃起,古银海就一直悉心照顾着这片果园;在古银海看来,自己的猕猴桃园地势较高、生态环境好,是自己实现脱贫、增收的重要砝码。
古银海因脑溢血落下右脚三级残劳动力有限,是简坝村驻村工作队的重点帮扶对象。
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,2016年,他种植的猕猴桃,有2.5亩先期进入丰产期,迎来满园累累硕果。
当年8月丰收时,简坝村驻村工作队,不仅为他联系了快递上门服务,还组织人员前往他家,帮其包装、称重、算账。
同在2016年,古银海种下了1.5亩脆红李。
“去年试挂果,果型圆润、色泽亮眼、甜度适中。”这1.5亩脆红李种在古银海从猕猴桃园回家的路上,看着脆红李树生机勃勃的样子,古银海满心欢喜,“今年可以实现初投产,期待丰收。”
稳固增收路
帮扶不歇气
让古银海欣慰的还有茶园。得益于脱贫攻坚帮扶项目支持,4亩多茶园,在2016年完成了低产改造;与此同时,一条水泥路铺到了他的家门口。
古银海如今不再用拖着病腿背茶下山,在家门口就能将茶叶卖出好价钱。
从3月初至当前,茶园已为他带来今年第一笔丰厚收入,总计12000余元。
“这还不是全部。”古银海说,从现在至夏茶采摘结束,通过采摘销售一芽两叶、一芽三叶茶叶鲜叶,每天可获得约80元的收入。
“看到成绩,也看到瓶颈。”简坝村第一书记李茂发现了古银海产业结构中的问题。
李茂介绍,简坝村当前稳增收产业以茶园和板栗为主线,已有3000亩茶园、200亩板栗,旨在通过规模化种植,有效夯实村民稳增收基础。但古银海发展的产业,除茶叶外,其余两种在村上皆属于小众产业。
当前,简坝村的猕猴桃种植户仅有9户,种植面积约40亩,脆红李只有古银海1户小规模种植。
瓶颈如何破解?
“发挥联系帮扶单位帮扶作用,向区级农业部门争取定点精准帮扶。”李茂说。
简坝村党支部书记简学强说,确定定点帮扶的农业技术专家后,将面向小众产业户,组织集中授课,解决扶“智”问题。
销路方面,简坝村拟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:
大兴镇万坪村与简坝村相邻,万坪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,脆红李种植面积达数百亩。简坝村将积极与万坪村协商,利用该村已有渠道解决古银海脆红李销路问题,稳固发展信心。
“这种思路,猕猴桃同样适用。”李茂说。
雅安日报/北纬网记者 孙振宇